有关网络欺诈的法律知识:虚假广告行为有哪些形式?
runsly
03-06 22:18
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电视媒体、新闻等,现在人们通过网络、手机甚至走路、吃饭等基本活动获得广告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我们应当学会辨别虚假的广告、对于夸大、欺骗的宣传广告要勇于举报,并且及时阻止身边的人上当受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网络欺诈的法律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虚假广告行为有哪些形式?

  1.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1)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不符合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广告审批表》批准宣传的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虚假广告招生办学、培训技术。

  (4)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骗取钱财。

  (5)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邮购为名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2.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1)谎称自己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谎称产品质量已达到规定标准、认证合格,并获得专利等;谎称产品获奖、获优质产品称号等。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科技成果以及假冒他人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作广告宣传。

  3.对产品、服务的部分承诺是虚假的,不能兑现的且带有欺骗性的。

  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 [2]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这就是法律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从法律规定看,这种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经营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和经营者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 广告的含义有多种,中国1994年公布的《广告法》中所称的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其它方法是指广告以外的方法,其他方法有哪些,竞争法中未作明确规定。

  《广告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劳动合同法律知识:试用期最长可... 一些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会有一定时间的试用期,试用期合格后才会正式录用。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欺骗劳动...
质押物被债权人损坏了应该怎么办...   依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质押是债务担保的一种重要方式,质押可以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关,债务人...
企业裁员的补偿金是不是一次付清...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如果出现解散、破产重整、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等的情形时,企业是可以进行裁...
土地征收法律知识:土地征收的条...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予以补偿。征地流程手续很繁复,每个...
写同人小说会不会侵犯到著作权?   我们都知道发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因此自从近现代以来,随着法律制度不断的完善,对于文化创作的...
父亲欠债过世后子女有义务偿还吗...   在现实生活中欠债不还产生的债务纠纷是非常多的,而有些情况是债务人身亡无法偿还债务,而有些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