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东地区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和发展中心之一,山东地区的语言(方言)也伴随着古今山东人的脚步不断前行。从春秋战国时代的“齐语”(孟子语),到两汉时期的“齐言”(司马迁语)和“齐鲁之间”“东齐”“东齐海岱之间”的方言联系(扬雄语),说明了山东地区古老方言的独特性;而孔子“诗、书、执礼”所用的“雅言”(见《论语》),则证明了通语的存在及其在山东地区的使用。及至明清时期的《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在描绘封建时期山东社会风貌的同时,也保留下了该时期山东方言的宝贵语料;郝懿行、桂馥等著名学者对明清时期的山东方言也多有记录。上世纪前半期,各地的地方志中有大量的方言记录,外国学者也有对山东方言的描写。而真正的现代山东方言调查研究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组织的全国汉语方言普查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方言调查研究蓬勃展开,硕果累累,一直处于全国方言研究的前列。除了省内高校培养了大批研究山东方言的专业人才外,外省高校中也有不少出身于山东的学子加入到山东方言研究队伍中来。近些年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山东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在国家语委统一部署和省语委的具体领导下,先后启动并顺利完成,标志着山东方言调查研究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现代山东方言都属于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内部也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地理差异,尤其以东部与西部的分歧为著。按照官话方言的分区,山东方言分属于胶辽官话(大致相当于山东方言的东区)、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大致相当于山东方言的西区)。内部的差异,说明了山东方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山东各地都有与北方方言相通的一些共性,又有本地所独具的一些特点;而各地方言特点的形成,既跟存古与创新的不同进程有关,又与各地的地理和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同时,山东方言还与共同语的影响和与周边省份方言的相互影响有密切关系。山东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资源和地区文化资源,以往的研究成果已经充分显示了她的价值和影响;在普通话日渐普及的当今,更需要对山东方言进行抢救性调查和深入的、充分的挖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山东方言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根据方言研究论文园地较少的现实情况,本刊特开辟山东方言研究专栏,集中发表研究古今山东方言的论文。希望本专栏能够更好地展示山东方言研究的成果,促进山东方言研究的发展,扩大山东方言研究的影响。热诚期待海内外学者赐稿,扶持本专栏的成长。古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今作者和读者由齐鲁方言观天下语言,自天下语言论齐鲁方言,是所至盼。
摘 要:方言词汇中有一类词语很少使用,往往难以通过一般的方言词汇调查获得,但它们一定是从前代继承下来的底层成分。探究这些词语的来源,有助于揭示方言词汇深层的一些特点,尤其是文化方面的特点。古汉语词“没大萨、关目、穷迭剌、罟罟、摩诃罗”在山东寿光方言中有比较隐秘的存在,它们的使用折射出古代文化现象对方言词汇的影响。这些例子可以说明深入挖掘方言词汇内涵的必要性。
关键词:方言词汇;“没大萨”;“关目”;“穷迭剌”;“罟罟”;“摩诃罗”
一、方言词汇的层次
从方言调查的角度来看,方言词汇约略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1.最基本的方言词,可以通过基本的方言词汇调查获得。所谓“基本的方言词汇调查”,是指根据方言词汇调查提纲所进行的调查。这些调查提纲所列调查词目有多有少,例如丁声树先生编制的《方言调查词汇手册》列词条334条[1];《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的词汇调查条目有1200条[2];《山东省方言志》编委会编的《山东方言调查提纲》中词汇调查近1400条[3];史皓圆、顾黔、石汝杰《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中的详表收1900多条,简表440多条,短表60条[4]。这些调查的对象都是方言中的基本词。数量少的时候,如丁声树先生所说,还要考虑到:“第一,必须选常用的词,这样才可以作普遍调查的资料。因此,专行专业的术语不收。第二,必须选方言中有异同的词,这样,经过调查之后,才可以看出来各方言间的远近关系。因此,全国一致通行只有语音上差别的词(如‘山、水、民主、革命等)不收。第三,尽量选意义单纯范围确定的词,这样才便于调查整理,才便于互相比较。因此,具体事物名称选的最多,抽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选的少些。”[1]
2.一般通用的方言词,可以通过较为深入的方言词汇调查获得。这些词语数量较多,并且一些词语与各地的文化习俗和自然地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方言往往此有彼无而欠缺可比性,所以较难列出详尽的调查提纲。这类例子有各地的方言词典,比如,属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地方言词典的《济南方言词典》,收录词语约9000条[5]。再如,各地单出的方言志或某地的方言研究之类著作,有些收词也比较多,像《费县方言志》收入方言词9400余条[6]。如果减去前列条目较多的《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中的1900多条,《济南方言词典》仍多出约7000条,《费县方言志》则多出约7500条。
3.行业词语,如养殖业、纺织业、酿酒业等行业的术语,在方言区中只有各个行业的人才会熟悉并經常使用,不熟悉这些行业的人往往不了解或所知甚少。因此,对普通人进行方言词汇的调查,很难深入获得较为全面、细致的行业词语。这些词语只有通过专门的行业词语调查才能获得。
4.还有一类词语是一般的方言词汇调查往往难以得到的,这些词语很少使用,只有在一定的场合才会自然地使用。因此,本地人平常对此也印象不深,外地来的调查者也很难想到、问到。只有对本地方言非常熟悉的人,才会偶尔用到、偶尔想到。这里姑且把这些词称为“方言罕用词”。
这些罕用词语既然在方言的言语中存在,第一,它一定是从前代继承下来的;第二,它一定是有其来源的。因此,探究这些词语的来源,就有助于揭示方言词汇深层的一些特点,尤其是文化方面的特点。举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小的时候没有见过道士,听到大人说某个地方是“道士帽”形状时便不知所云。及至后来见到道士和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道士帽”形大概是指梯形。这无疑说明过去的人们常见到道士,对道士帽的样子非常熟悉,因此才会用来打比方。当然,道教在中国古代的盛行并不为奇,也很难说明地区特点,所以说这只是个简单的反映古代文化的例子。下面,列举几个在罕用词语中较为隐蔽地折射历史文化现象的例子,以见一斑。
二、没大萨
清代的蒲松龄不仅以文言小说《聊斋志异》闻名于世,而且用方言编写了十几种俚曲,后人称之为“聊斋俚曲”。至今淄川一带仍有演唱,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余各种均有流传,唯《琴瑟乐》一种面貌不清。曾被视为蒲作并被收入几种《聊斋俚曲集》中的《琴瑟乐》(又名《闺艳秦声》),经考察与民国年间见诸报端和书籍的《闺艳秦声》高度相似,越来越被怀疑为伪作[7]。而《闺艳秦声》则是“古高阳西山樵子”在清初已被收入《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的《闺艳·两头忙》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其中,《两头忙》原文第三段是:
愿①爹妈,愿爹妈,李二姐张大姐都嫁人家,养孩儿,周把大。他也十八,奴也十八,爹妈伤蹇没大萨,正青春,怎不将奴嫁。
《闺艳秦声》则改为:
埋怨爹妈,埋怨爹妈,同行姊妹都嫁了人家;如今养孩儿,又早老们大。他也十八,我也十八,想是俺那点儿不如他;不知我爹娘,待仔管留着俺咱。
改写的痕迹一目了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改编者把原作的陕西方言词都改成了山东方言。例如,其中的“伤蹇”“没大萨”均不见于今山东方言,可能也不见于改编者当时的山东方言,就都删掉了。
笔者在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报告有关论文时曾提到此例,会下有位陕西的学者告知,现在的陕西话中还有“没大萨”的说法,意为“做事荒唐,糊涂”;另一位广州籍的学者则提供了广州话中也有“没大萨”的信息:《广州方言词典》中写作“冇傝”,释义为“不懂事,没有正经,不守常规”。
受此启发,笔者先是查询了《汉语方言大词典》[8],结果发现了好几个“没大萨”:
【没搭撒】①〈形〉没出息。中原官话(地点:陕西渭南)。②〈形〉无聊;没意思。江淮官话(地点:江苏北部)。引例为《西游记》。[8](P2917)
【没傝】①〈形〉没出息;没能耐。官话。引例为洪昇《长生殿》。②〈形〉不谨慎。西南官话。吴语。[8](P2917)
【没榻】〈形〉做事不抓紧,不切实。吴语(地点:浙江象山)。[8](P2918)
【没答飒】①〈形〉精神萎靡的。北京官话(地点:北京)。②〈形〉所做工作不合自己志趣。客家话(地点:广东梅县)。③〈动〉不懂得避开嫌疑和禁忌。江淮官话(地点:江苏东台、南通、如皋)。吴语(地点:上海崇明)。[8](P2917)
【摩答飒】〈动〉没有意思。客家话(地点:广东梅县)。[8](P7141)
再查《汉语大词典》[9],又有几个“没大萨”和音近义同的词:
【没搭煞】①不谨慎,糊涂。《金瓶梅词话》第五七回:“你日后那没来回、没正经、养婆儿、没搭煞、贪财好色的事体,少干几桩儿,却不攒下些阴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元来是人家婚姻照验之物,是个要紧的,如何却将来遗下,又被人卖了?也是个没搭煞的人了。”②没有出息,无用。明徐阳辉《有情痴》曲:“人都道你没搭煞,做不来,我偏爱你有情痴,脱得俗。”[9](卷五,P988)
【没搭撒】同“没搭煞”。《西游记》第三九回:“老官儿,这等没搭撒,防备我怎的?”《西游记》第五六回:“行者道:‘师父,你好没搭撒。你供我怎的?”[9](卷五,P988)
【没挞煞】同“没搭煞”。清李渔《风筝误·糊鹞》:“没挞煞受人妻子之托,甚来由养个赵氏孤儿。”《平妖传》第三回:“雨儿,雨儿,下得好没挞煞。又不要你插秧,又不用你澆花。”[9](卷五,P990)
【没掂三】亦作“没店三”。谓不知轻重,欠考虑,糊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忒昏沉,忒粗鲁,没掂三,没思虑,可来慕古。”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哎你个颜叔子秉烛真个堪,柳下惠开怀没店三。”清洪昇《长生殿·骂贼》:“谁想那一班儿没掂三,歹心肠,贼狗男,平日价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9](卷五,P987)
由上可见,在近代汉语的白话语料中,“没大萨”可谓常用;在现代方言中,西北、东南地区仍在使用。不过,山东方言中似乎没有它的什么痕迹。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倒是有一个用例:“万岁爷没打撒,待问他做什么,好好惹了一场骂。”(《增补幸云曲》第六回)需要指出的是,该曲为蒲松龄增补之作,其中的“没打撒”也有可能是原作之中的原句而蒲氏未加修改。
受反复查检“没大萨”的“刺激”,笔者终于也回想起来家乡寿光方言中也有一个“没打撒”,但是只用在这样的一个句子中:讽刺别人什么也没有时说,“他有什么?有个‘没打撒!”相当于说:“他有个零”。显然,这里的“没打撒”不具有其他方言和近代汉语中的含义,意义只取“没”义。说明这个“没打撒”并非寿光方言中的通常用词,而是当作一个名词性的固定词语来对待的,所以上文加了引号。
为什么平常不说“没打撒”,而将它当作固定词语且只取其“没”义呢?笔者认为,平常不用该词语,说明它本就不是本地的方言词;而它的意义只取其“没”义,说明这是通过某种渠道间接接触的词语,所以在不明确其本来意义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曲解,并且只按照字面容易理解的“没”来使用。那么,这个渠道又是什么呢?最可能的就是戏曲和小说。上面的材料中已经提到了不少近代汉语中戏曲和小说的用例。戏曲的受众是所有人,不管文盲还是识字者;小说只有读书人才能接触,但通过曲艺形式(如琴书、评书等)或读书人的转述仍可及于文盲之耳。对于本地所无的这个“没打撒”,本地人一是不明其确切含义,二是印象深刻,所以才会出现在讽刺人时所说的俏皮话中,并且只取“没”义。
三、关目
“关目”是个古代戏剧术语,《汉语大词典》释义有四:①戏曲、小说中的重要情节。②泛指事件;情节。③戏曲中的说白。④特指男女之间的情事[9](卷十二,P156)。不过,现代已不通用,《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一版起便未收录该词。
今寿光方言中,自然平常也不说“关目”一词,如果要提到故事、电影中的情节,恐怕只能用“事儿”来指代。比如说某部电影情节不错,大概要说成“这块电影的事儿不糙”(当然,随着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现在说“情节”也没有问题了)。不过,在寿光方言中,有且仅有一个熟语中出现了“关目”:糗猴子带关目。
“糗”是个记音字,方言中表示表演的意思。比如说某人演节目演得很好,就说他“很会糗”;演得不好,则是“糗得不像”。引申有装假、故作某种神情或动作的意思,含有贬义色彩,例如说“你看他糗那个样儿!”“糗猴子”(亦称“糗猴儿”)是个固定结构,表示故意做出滑稽可笑的样子。至于说“糗”的是“猴子”,可能源于人们在做出滑稽可笑表情或动作的時候,常见的是像猴子(或孙悟空)那样乱动乱挠、挤眼弄鼻等。而“带关目”则不能单说,只能与“糗猴子”连用,这可以说明“带关目”一定与“糗”有关。不过,一般人通常也弄不清楚“带关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意思比单说“糗猴子”要重一些。甚至有人把“带”理解为“戴”,“带关目”是“戴官帽”(“沐猴而冠”似乎也是滑稽可笑的)。其实,这里根本跟“帽”没有关系。“糗猴子带关目”就是不仅做出滑稽的表情和动作,而且还带有情节,指做出一系列的滑稽动作。
这个“关目”无疑是来自古代的戏曲。产生“糗猴子带关目”的年代,“关目”一定是个大家所熟悉的词(尽管看起来稍有点儿专业,但在戏曲差不多是唯一文艺形式的古代,人人都会懂一些相关术语的)。随着“关目”一词的消失,人们也就不明白“带关目”的准确含义了,但“糗猴子带关目”这个固定说法却被保留下来,顺带也保存了“关目”这个词语。
《青岛市志·方言志》说青岛有一个词叫“观目”,“指人的模样、外表”。并引《孔丛子·记义》为证:“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10](P3)按:此处释义及引例均来自《汉语大词典》。不过,此说似可存疑。因为该词在古籍中除了所引出处之外,并未见他书使用。即使确实如《汉语大词典》所认定的那样成词,也是极罕用词。未见流传的词,何以能在青岛话中保留呢?因此,颇怀疑此“观目”即“关目”,方言中不是指人的模样、外表,而是指人的动作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给人的观感,是通过“关目”流露出的“气质”。
四、穷迭剌
寿光方言中有一个词叫作“穷搭拉的”,具有贬义色彩,形容家境穷困。从网上搜索可知,不仅寿光,山东还有一些地方也是把穷困的家境叫作“穷搭拉的”或相近的音。“穷”义十分明确,但“搭拉”却莫名其妙:别的形容词后并没有“搭拉”,“穷”后面加个“搭拉的”干什么?后来读到一则史料,发现这个“穷搭拉的”还真有些来历。
《辽史》的《奸臣列传》中,记录了辽代的奸臣十人,其中以耶律乙辛(?—1081)为首。此人小时候出身贫困之家,其父名迭剌,“家贫,服用不给,部人号‘穷迭剌”。不过,乙辛尽管出身贫寒,却是长得仪表堂堂(“美风仪”),凭借自己的狡黠当过辽朝重臣,封赵王,加授太师,曾权倾一时,门庭馈赂不绝。后因作恶太多而被缢死。大概是因为其人做尽坏事,令人憎恶,所以其父“穷迭剌”的事儿常常被人揭露出来,应该是当作他出身不良的“污点”吧。
这个“穷迭剌”应该就是方言“穷搭拉”的来源。“迭”字读轻声,变为“搭”并不奇怪。由“穷迭剌似的”变为“穷搭拉的”,一个人名就变成了一个形容词。换言之,“穷搭拉”来自一个历史人名,只不过这个人名并非名人,而是名人之父,而这个名人之名又是“恶名”!因此,含有贬义是自然的。这么有名的恶名,通过戏曲或曲艺形式进入百姓口中,也是十分正常的。
五、罟罟(故故、故姑、顾姑、姑姑、固姑)
一般的鸡,鸡冠高耸(雄鸡鸡冠尤为显赫),头顶的羽毛倒是服服帖帖的,甘当鸡冠的陪衬。不过,家乡过去有一种鸡叫“故故头儿”,头顶的羽毛高耸,压过鸡冠,顶部好像还有侧弯。现在这个品种家乡是没有了,上网搜也很难搜到。令人好奇的是,家乡话中并没有“故故”这个词,这种鸡为什么叫“故故头儿”呢?
偶尔翻阅词典才知道,这个“故故”是有来历的。《汉语大词典》收录的词语中就有“故故”“故姑”“固姑”“顾姑”“姑姑”“罟罟”等写法(没有列为词条、但提到的还有“箍箍”“括姑”“古库勒”等)。当然,音同或音近的同一物有如此多的写法,这是音译词的显著特征,而“故故”之物正是来自汉语之外。请看《汉语大词典》:
【故姑】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宋彭大雅《黑鞑事略》:“其冠,被发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顶故姑。”徐霆疏证:“故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银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参见“固姑”。[9](卷五,P432)
【固姑】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玉饰之。俗称箍箍帽。元聂碧窗《咏北妇》诗:“江南有眼何曾见,争卷珠帘看固姑。”按,固姑,也作姑姑、顾姑、罟罟、古库勒。参见“姑姑”、“顾姑”。参阅宋赵珙《蒙鞑备录》。[9](卷三,P626)
【顾姑】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宋赵珙《蒙鞑备录·妇人》:“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其上。”明胡侍《真珠船·顾姑》:“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唐金步摇冠遗制……顾姑、姑姑、罟罟、固姑,实一物。夷禁之音,无正字也。”[9](卷十二,P361)
【姑姑】④元朝贵妇所戴的一种帽子。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唐金步摇冠之遗制也。”也写作“顾姑”、“固姑”、“罟罟”、“故故”、“括罟”等。参阅宋赵珙《蒙鞑备录》、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9](卷四,P316)
【故故】④即故姑。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详“故姑”。[9](卷五,P432)
【罟罟】古代蒙古和元朝妇女所戴的一种高冠。《元史·郭宝玉传》:“岁庚午,童谣曰:‘摇摇罟罟至,河南拜阏氏。”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元人呼命妇所戴笄曰罟罟,盖其土语也。”参阅王国维《蒙鞑备录笺证》。[9](卷四,P1020)
上面之所以不厌其详地罗列,是因为各条所引不同。可见,自宋至明,对蒙古贵妇所戴的这种帽子多有记载,说明这种与汉装迥异、高达三尺许(或说二尺许)的女用峨冠在汉人眼里格外醒目。
苏日娜指出,“一般认为,蒙古语中罟罟与孛黑塔并见。罟罟一词,可能源于乌桓语之‘句决……‘孛黑塔一词,有源于波斯语和突厥语之说,又有源于鲜卑语之见。”[11]换言之,“罟罟”来自蒙古语,其源则待考。不过,蔡美彪根据《事林广记》中的《蒙古译语》有汉蒙对译“故故:播库脱”(播库脱即“孛黑塔”),认为该书没有用蒙语对译蒙语的例子,所以“故故”是汉语而非蒙语。并提出一种解释,“罟罟”是鸡叫的象声词(相当于今语“咕咕”),汉人因为罟罟冠插以雉尾而以鸡代称[12]。但是根据上引《汉语大词典》的释义,“顾姑”等众词均无表示鸡叫的意义,并不兼表象声,所以蔡说似无根据。上引沈德符《顾曲杂言》中“盖其土语也”(《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作“盖虏语也”)的观点,应该是更为大家所接受的。张永言提到,“罟罟”又有“罛罟”的写法:“明李祯《剪灯馀话》卷四《至正妓人行》:‘银环约臂联条脱,彩线挼绒缀罛罟。‘罛罟是蒙古贵族妇女戴的一种冠饰,在南宋和元明人著作中常见,又写作‘罟罛、罟罟、罟姑、姑姑、故故、故姑、固姑、顾姑。显然这是一个源自蒙古语的外来词。早年白鸟库吉曾主张它是蒙古语kükül的对音,晚近蒲立本也认为‘这必是蒙古语词k?kül的音译。”[13]
转回到“故故头儿鸡”,更可以说明“故故”不是鸡叫的象声词。我们认为,不可能给这样一种鸡起名叫作“咕咕头儿鸡”,因为所有的鸡叫声都是“咕咕”,况且还有“头儿”说明其特征是在头部而不是叫声。
可以说,“故故头儿鸡”之得名肯定源于“罟罟冠”。这种鸡头部毛羽高耸,正如“罟罟冠”在人的头部高企;罟罟冠所饰的雉鸡羽毛,更容易令人与鸡联系起来。这种奇特的蒙古妇人的帽子(据考证,应为已婚妇女之冠),在宋元及其以后的诗文和戏曲中常见用例,因此为一般民众所知、颇为形象地用来给这种形似的鸡种命名也就很自然了。据苏日娜文,罟罟冠流行了一百多年。现有文献资料说明,罟罟冠至晚到明代中期就消失了。“故故头儿鸡”一词的形成应该是在罟罟冠消失之前,那么,如果从明代中期算起,“故故头儿鸡”保留了“罟罟冠”的典故至少有500年之久。可惜,现在连这点残痕也似乎消失了。
六、摩诃罗
随着清朝的覆灭,在“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政策强制下形成的汉族男人发辫也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笔者记事的时候已经是1960年代初了,男性长辈们几乎是清一色的光头,小孩儿(包括一些小学生)则或光头或平头。光头在寿光方言里叫作“摩诃罗头”,“摩诃罗”亦读作“摸嚯罗”。小时候并不理解“摸嚯罗”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摸嚯罗头”指光头。笔者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理了光头,结果有同伴便唱顺口溜开玩笑:“摩诃罗头,打香油!”从那之后,再也不肯理光头了。
12 下页尾页标签:
赏 赞下一篇:扬州人文地名用字与城市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