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九边”关注我
这段时间正处于后半年的交付期,手里有几个项目忙不过来,所以最近的文章都写乱了,上周五的文章本周一才发,本周二的文章周三才发,微博也停了,等项目交付完了再重新开始更新上。
上篇文章又火了,搞得我诚惶诚恐。粉丝少的那时候希望有更多的人看我文章,粉丝多了又担心自己说错了误导大家。还是要给大家再说下,写文章的过程主要是我自己坚持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想传道,文章内容尽量多查证,不过没法保证说的都对,因为有时候我查的资料也不那么准确,大家看了后多个思考方向和角度,最好能从批评的角度阅读,我自己也是一边写一边成长。
不少小伙伴问我为啥不辞职去写,主要还是一旦把写作当成职业,就忍不住想去讨好读者,而且也没了“退出机制”,只能是一辈子卡在这里边了,想想都害怕,如果啥时候没有写作的状态了,我就不写了。
现在我有主业的情况下,反倒从容很多,到现在为止从没写文章跟别人撕逼什么的,主要也是不在乎,谁愿意骂我就骂去吧,想说啥就说吧,反正咱们也不是一个赛道。
而且太过在意别人的指摘,很容易迷失自我,有些博主变得对某一个观念过分执念,很可能只是别人反对了ta,ta就反复找证据论证天天聊,最后也招人烦。我现在有主业的情况下整体没这方面的问题,还是那句话,不在乎,批评我的人纠缠我的某个观点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个了,如果辞职做这行,很可能再也没有这种态度了。
还有小伙伴说博主你文章写短点有助于更多的人看到,毕竟太多人没有长文阅读能力,我说那多可怕啊,文章写这么长,一方面是要一次性把话说完,另一方面可以过滤那些阅读能力有问题的人,一举多得。
做抖音和B站主要是为了防止别人洗稿,所以我洗我自己的稿,现在发展的还不错,抖音380万粉,也叫“九边”,B站发展差一些,现在31万,“九边视频”。如果大家愿意看文章,就没必要关注视频了,反正我自己很少看视频。
1
冲动的俄国人
俄罗斯这个国家吧,如果你深入了解了,你很难做到不喜欢,因为这个盛产芭蕾舞,数学家,物理学家,伏特加,诗人和洲际导弹的国家太愣了,脑子被门夹过,压不住火,干啥事都是一时冲动就开干,干完再想对不对。我说几件事吧,大家感受下这个国家是一伙什么人:首先,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俄罗斯人自己的历史书上写着他们当时为啥要入东正教,就是因为当时俄国上层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之后太特么震撼了,感觉被雷劈了一样震惊,于是举国加入了东正教,一直延续到现在,中间被斯大林同志镇压过一段时间,现在又恢复了。现在大家知道为啥天主教热衷于用几百年修建那种神迹级别的大教堂了吧。2
一言不合就闹事
大家知道,苏联是1991年解体的。我发现不少人竟然不知道什么是“苏联解体”,我们先说下这事。苏联跟美国差不多,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跟“美利坚合众国”是差不多,都是一堆国家组成一个国家。对,没瞎说,美国的“州”用的就是“State”,就是国家的意思。有点不一样的是,美国五十州,有富州也有穷州,有白左横行的加州,还有神棍遍地的阿拉巴马州,有冻得要死的阿拉斯加州,也有四季如春的佛罗里达州,但是唯独没有一个核心州,当然了,一开始其实核心是弗吉尼亚,后来弗吉尼亚混的太差也就没人当他是根葱了。苏联不大一样,核心是俄罗斯,其他的都是他的卫星国。苏联解体这事跟当初美国南北战争差不多,都是一堆国家在一起过了七十年,有点“七十年之痒”,积累了大量的矛盾, 混不下去了,准备分家。有意思的是,南北战争也是爆发于美国成立七十多年后。不过差别是美国联邦政府国力雄厚,北方联邦军南下,打断了南方兔崽子们的腿,烧了南方几乎所有大城市,南方叛军交出武器,大家又其乐融融地继续过。苏联也一样,在成立70年后,大家各自心怀鬼胎,小伙伴们也想跑路,不过苏联当时有一系列问题,没有阻拦大家,然后就分裂了。为啥没阻拦?因为苏联在解体前面临一堆麻烦。苏联的第一个麻烦大家说的比较多,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轻工业品比较匮乏,尤其缺乏流行元素,这个问题非常大,也持续了很多年,很多人说这个原因导致了苏联崩溃,其实不是,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在1991年并不是最痛苦时期。而且苏联解体后老百姓才发现1991年的痛苦简直就是过家家。苏联第二个麻烦是道义上处于“失道寡助”的状态,“联合国五常”里有四个反对它,因为他当时入侵阿富汗嘛。这个听起来也很麻烦,不过影响也就那样,关起门来过几乎不受影响。就跟人人都在骂你,但是你装作听不见短期内对你生活影响也就那样,几乎每一个网络大V们的日常,日常就是天天被人骂。上边这两点问题比较严重,但是远远没有第三点严重,如果说这两点是高血压和痔疮等慢性病,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胸口上被插了一把刀。也就是“石油问题”。苏联每年开支特别大,有点像一个家庭养车养房养一堆小孩每年需要支付一大堆各种费用,家庭入不敷出处于破产边缘。苏联当时家大业大也一直处于破产的边缘,当然了,美国也摊子不小,当时也快破产了,美国狂发展军备,越战又欠了一屁股钱没还完,其实他俩当时就在比谁先破产。苏联当时有个杀手锏,跟现在一样,他们国内不缺石油,每年向全世界卖油就能赚一笔,通过这个费用来补足财政亏空,勉强也混得下去。甚至在1973年石油危机的时候,油价高涨,苏联财力大增,竟然乘势对西方进攻了一波。但是到了1986年,出大事了,沙特和美国达成协议,石油增产,油价暴跌,高度依赖石油贸易的苏联立刻就陷入了财政困境,那种感觉就是你每天晚上出去开会儿顺风车家里勉强够花,哪天顺风车突然被禁了,你立刻不知道该怎么补窟窿了,甚至考虑辞退保姆少养一只狗子。经济危机引发了苏联内部的矛盾激化,苏联缺钱,在国际上买不到必须的物资,国内物资短缺,老百姓只好排长队。联盟内部的加盟国的各国民族主义者们趁机都起来反对联盟,他们都觉得自己单独过应该能好一些。老百姓的态度可能比较无所谓,跟着谁过不是个过,但是各国精英分子们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过日子,现在精英分子起来煽动,大家都有点想离开。但是这远远不是苏联历史上最危急的时候,以往苏联很快就能把这事给压下去,只是这次有点不太一样。因为联盟的那个主体俄罗斯人不想一起过了。俄罗斯跟他的那15个加盟国的关系非常复杂,15个加盟国都有种俄罗斯在殖民他们的感觉,因为他们的国家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得听莫斯科的。但是俄罗斯又觉得那15个国家是俄罗斯给养着,俄国知识分子抱怨说俄罗斯人支撑着联盟,是在输血让着其他人,富了别人,穷了自己。互相觉得吃亏了。看看,多像两口子过日子,一吵架陈芝麻烂谷子就翻出来,互相表示在对方身上浪费了青春。当时俄罗斯上层知识分子中比较著名的拉斯普金(不是那个神棍拉斯普京),他的一句话非常符合当时俄罗斯人的心态,他说“为了俄罗斯民族,可以失去一些边陲地区”。他说的边陲地区,就是那些加盟国。所以说吧,当时各个加盟国想独立这事其实是小事,俄罗斯想独立才是大事,联盟里最大的那个不想过了,这联盟还能继续下去?那个叶利钦,就是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代表人物。随后波兰剧变,两德合并,匈牙利独立,这些事如果放在前十年,百分百会遭到镇压,这次联盟基本没阻拦就让他们独立了,原因嘛,不复杂,俄罗斯不想养他们了。等着加盟国都跑了,俄罗斯也要甩开其他人自己要单过了。随后也就上演了那著名的一幕,俄罗斯的总统叶利钦逼迫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3
办公室来了个小年轻
有件事我看很多作者都没弄明白就在那里瞎写,把苏联解体和私有制改革理解成了一回事,以为是为了搞私有制才不要苏联的,其实不是,这是两件事。苏联后期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经济模式出了问题,也在搞那种市场改革。这一点很多人没注意到,市场改革并不是苏联完蛋后才开始搞的,在苏联还活着的时候已经在搞了。在1988年,苏联就通过了《个体劳动活动法》和《合作社法》,从这个时候起,私营企业就合法了。后来的那些寡头们,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做买卖,并且通过损公肥私,赚了大量的钱。比如著名的“七寡头”之一弗里德曼,他这个时候就在从国外往苏联倒腾计算机赚差价。在当时的苏联,做买卖必备条件就是跟官员打好关系,弗里德曼做买卖过程中在苏联政府里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这么说吧,大家所熟知的俄罗斯寡头,在苏联时代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不过那时候的寡头们还没成害虫,如果没有后来的激进改革,这些寡头们的一生不出意外,就跟我国早期那些倒爷似的,都会为建设俄罗斯殚精竭虑,大部分然后在一波接一波的经济大潮中被拍在沙滩上,少数会脱颖而出。但是坏就坏在俄罗斯人急功近利这个毛病上,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这人就是传说中的盖达尔。这个盖达尔长得圆胖圆胖的,又矮又秃,像个厨子,几乎没人能把他和当时俄罗斯最有权势的人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1991年11月5日之前,这货还是个经济学家,空想家,键盘侠,全俄罗斯最激情澎湃的资本主义拥护者,如果搁现在就是个微博经济学家。4
寡头出笼
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阴霾。大家记得之前川普被他自己人给坑了的事不?川大爷的国家安全顾问弗林跟俄罗斯人打电话的内容被美国情报部门给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好几个渠道匿名发给媒体曝光,舆论大哗,随后这位总统亲信黯然下台。川普大怒,说是有人搞阴谋,说是要彻查此事,然后就没下文了,连个鬼都没查出来。川大爷也对此无能为力,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大家通过这事好好体会下权力到底是怎么运转的,权力不是通过机器人下发的,是通过一层一层的官僚来执行,也有摩擦力和粘滞力,如果政策目的跟官僚他们的意志是一致的,事情往往很顺利,如果不一致,他们会想尽办法给你使绊子,把事情搞砸,然后领导承担责任,崇祯皇帝对这事体会很深。这个不只是在政府,大公司也都一样,其实巨型公司跟政府差不太多。1991年的青年改革派也碰上了这个麻烦,他们执政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叶利钦给他们签发的任免书找不着了。当时盖达尔本人是他们蛇山会议派的精神领袖嘛,但是他更像个学者而不是官僚,就让他们组织内的铁腕人物来管理俄罗斯的官僚们,这就需要叶利钦签署一份任命书,叶利钦麻利签署后,这个任命书就找不着了。当时叶利钦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说“你说什么?法令丢了?立刻去找,总统的法令绝对不能丢!!”后来找遍了可能丢失的地方,也没找着,只好硬着头皮让总统重新签署一个,总统一顿拍桌子,跺脚,呵斥,大声对周围的人进行了充满恶意的人身侮辱,宣称要开除某个负责人(叶利钦的日常)之后还是签了。然后这份法令又丢了。。。。。。这事看着很尴尬,其实影响并不大,跟后来那些看着不尴尬,但是影响巨大的事没法比。不过以小见大,通过这件事,你就知道后来的改革能顺利到哪去。在1992年,盖达尔访问捷克的时候,捷克总统就跟他说,“通货膨胀什么的都好解决,但是,俄罗斯资本主义最终的命运,将决定于你们这伙人的政治水平”。其实就在暗示盖达尔他们的政治水平跟一群猴差不多,但是小盖显然没放在心上,没人会承认自己水平像只猴嘛。啥是政治水平?就是指挥管理官僚的技巧,赢得民众支持的能力,遗憾的是,当时俄罗斯领导人一样都没。如果单讨论经济学功底,这些人在当时说不定是教授水平,可是如果讨论具体操办这些问题的实际操盘能力,这伙人就是一群高中生。盖达尔他们的逻辑是“苏联的问题是大家积极性太差,怎样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呢?把国家所有资产给大家分了,变成私有财产,这样大家自己对自己负责,一切就好了”。具体怎么操作呢?盖达尔他们把全国1/3的资产以1.48亿份支票和凭单的形式分割,每份价值1万卢布,然后分给老百姓,每个老百姓分一份,有点像你们公司上市了,大家每人分了一千股。当然了,原先厂子里的那些管理层得多分点。大概就这么个逻辑,这下把国家给老百姓了。大家注意下,按照盖达尔他们的意思,全俄罗斯的1/3资产价格为1.48万亿卢布,卢布当时贬值的跟废纸差不多,后来经测算,这个值连那些资产的1%都不到,也就是说,他们以“白菜价”把俄罗斯给卖了。但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因为当时俄罗斯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个也好理解,国家处在转型期,物资本来就不足,政府又把国家资产给老百姓分了,政府没钱,只好印钱给公务员支付工资什么的,大家都觉得将来卢布会变废纸,只要手里有卢布就花掉,开始哄抢物资,可不就日常1600%的通货膨胀嘛。这个背景下,大家纷纷把自己到手的那张凭证按照烧饼价给出售了,大家担心那玩意今天还能换个烧饼,明天可能连烧饼都换不到。就在这时,俄罗斯上空盘踞的秃鹫们突然俯身向下,对这些凭证发动攻击,有多少收多少。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寡头”。大家可能纳闷了,他们哪来的钱?这伙人都是在前苏联的时候就倒买倒卖各种稀缺物资赚钱,在1992年的时候已经都是巨无霸。并且其中几人本身就是手眼通天的银行家,比如霍多尔科夫斯基和波塔宁,他们背后都有银行,并且银行背后又有银行,当时英国美国都看的非常清楚,知道这次甩卖基本是白送,买到就是赚到,千方百计和寡头们达成密约,向寡头们输送资金,寡头们拿到钱之后再去买凭证。并且在倒卖过程中“寡头”跟政府各级官员勾勾搭搭,其中有些人本身就是政府高官,比如著名的“七寡头”之一波塔宁,他就是苏联外交官的儿子,上的学校也是专门为苏联培养外交官的学校,在政商两道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七寡头的历史定位有点像胡雪岩,很多人还在研究老胡的经商技巧,连个常识都没吗?他是半个官员啊,他通过特权赚钱,你们把他当成商人研究不是歪的没边了嘛。当然了,国内的文章一般描述最多的就是上文说的这个过程,以为这就是俄罗斯寡头化的全过程,其实这个也想简单了,真正的重头菜其实是1995年的“贷换股”,这玩意被后来的俄罗斯人称为“浮士德交易”,也就是跟魔鬼的交易,这件事标志着俄罗斯彻底寡头化。大家知道,美国有完善的债务市场,政府缺钱就可以去公开市场上借钱,这钱都是市场里本身存在的,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不过借的太多也有问题,比如美国现在又要回到1991年那个破产边缘了。在1995年,俄罗斯实在是扛不住了,政府没钱了,而且车臣战争正烈,正是花钱如流水的时候,当时有两个选项,政府可以印钱来支付战争和其他开支,但是肯定会大规模通货膨胀,以俄国老百姓的易燃易爆的揍性,非常危险。或者向财阀贷款,但是财阀开出来的价码是:政府放弃要在那些矿产和石油公司里所有的股份,转卖给他们,这就叫“贷换股”,财阀提供贷款,政府交出股份。也就是说,财阀盯上了俄罗斯剩下的那2/3的资产。当时全世界没有人能相信俄罗斯政府能接受这个操作,太匪夷所思了,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人去借给美国政府钱,条件是要买下美国海军的控制权一样夸张。但是大家完全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当时已经是1995年,俄罗斯会在1996年大选,但是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老百姓水深火热,生活水平连苏联时代一半都达不到,老百姓纷纷开始怀念苏联,这个背景下,俄共重新上台的概率已经远远超过叶利钦。甚至那个索罗斯也一再警告俄国寡头趁早准备一张流亡飞机票,打包好行李,随时准备跑路。为了阻击俄共,叶利钦的幕僚们,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青年改革派,给叶利钦出了个主意,说把协议先签了,只要寡头们保证对咱们的支持,就有希望。寡头们控制着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媒体,如果寡头们愿意使劲,俄共甚至别想在电视和报纸上露脸,叶利钦仔细考虑之下同意了。现在大家知道为啥这个协议叫“浮士德协议”了吧,协议签了那天起,寡头们将彻底尾大不掉,成为俄国的真正沙皇。这个故事的前半截有点像我国早期的那些倒爷,事实上我国很多企业都是倒爷起家,比如联某想,华某为,刚成立那会儿都是转卖国外设备起家,后来走上了自行研发之路。俄罗斯如果没有这次大折腾,苏联的这些倒爷很可能将来也会发展成俄罗斯民族企业家,不过这次大甩卖之后,这些人一下子从商人变成了食利者,坐拥无数的矿山和油田,从此能躺着赚钱,怎么会去想办法搞创新做企业赚那种辛苦钱呢?而且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不断跟政府勾结,搞的整个俄罗斯政府都乌烟瘴气,俄罗斯的腐败程度也堪称世界之最,这种状态下,经商环境也极其恶劣,法律形同虚设,根本谈不上“有效市场”。这倒是应了布罗代尔说的那件事,在研究俄罗斯这段历史以前我一直没太理解,他说“资本和市场是相互吞噬关系,如果资本占据优势,他会勾结政府,创造波动,反正从这以后不再有公平市场可言”。随后的大选中,由于寡头们控制着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媒体和报纸,天天疯狂诋毁俄共,唤起民众对苏联的痛苦记忆,最终把叶利钦再次送入克里姆林宫。政治和财阀彻底完成了绑定。5
王朝落幕
按理说七寡头在俄罗斯的地位无可撼动,他们拥有半个国家的资源,80%以上的政府官员支持,他们比总统都光鲜,唯一跟总统不一样的是他们不需要承担总统的责任,事实上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总经理,妓女和替罪羊都是可以更换的,老板们的财富才是不许动的!七寡头之一的别列佐夫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我愿意,可以让一只猴子做总统。如果回到1999年世纪之交,大家确实会觉得他们会一直混下去,没人能对他们造成威胁。但是遥远的天边,出现了一丝阴霾,也就是普京。关于普京,我们就不想多说了,原因你们懂的。普大大是个真强人,以前当过木匠,后来当过克格勃,他和那个默克尔都是情报人员,年轻时候的默克尔也在东德情报部斯塔西当过间谍,普京也在东德度过了几乎全部的间谍生涯,他俩都会说德语和俄语,都有长时间的东德工作生活经历,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每次他俩在一起,都表现出令人尴尬的亲近:6
尾声
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有点遗憾最后一截没敢放开写,不知道界限在哪,后续可能再写点普京相关的内容。七寡头之后的俄国进入了“新寡头时代”,其实这也正常,俄罗斯这个国家一直都这样,非常不好管,只有沙皇,慈父,普大大这样的人才能管得住,新寡头和旧寡头最大的差别,就是现在那些油田什么的收入不再完全落入私人之手,部分上交财政,俄国才能在美国的制裁中挺这么久。俄罗斯留给世界最大的遗产,无疑是在那之后,各国政府对经济学家的话非常警惕,也很少会让学者直接担当重任,知道他们经常是一腔热血兢兢业业地把事情搞砸,往往跟正常官员一样在工作中考察,有能力再提拔,几乎不会出现俄罗斯,玻利维亚那种政府拿着经济学家的药方直接操作的事情了。如果说俄罗斯还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那无疑是“凡事要慢慢来”,急功近利,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几乎无一例外没有好下文章的最后,必须要说一句,俄罗斯利比亚叙利亚等国都在一再重申一个道理,永远,永远不要指望自己国家烂成一团的时候别人会出手拉你一把,他们都是秃鹫,大街上血流成河的时候,就是他们出来打劫的时候。----全文完,多谢大家阅读,如果喜欢,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
上一篇:俄罗斯突然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