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观察者网 刘程辉】“俄乌冲突让美国分心,而中国可能有一个在中东扩大影响力的机会。”香港《南华早报》3月12日撰文称,中国可能利用拜登政府对欧洲事态的关注,推进自己在中东地区能源或是政治目标。不过文章同时也认为,尽管存在这样的机会,但中方仍会对此秉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南华早报》12日撰文:乌克兰战局让美国分心,中国或拥有在中东扩大经济影响力的机会
《南华早报》注意到,今年一月以来,中国与中东多国互动频繁:
今年1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海湾国家外长举行了一系列会谈,探讨了经济合作、伊核协议等地区问题。
同月,叙利亚与中国在大马士革签署 “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寻求战后重建。
文章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令美国为欧洲事务分心,可能会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获得影响力。美国非营利机构中东研究所中东项目主任约翰·卡拉布雷斯(John Calabrese)表示,现在美国正忙于召集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中国可能试图借机扩大在中东地区的目标。
“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的经济参与,为增强其政治影响力奠定了基础。”卡拉布雷斯说,“中国同美国关系的恶化,与美国战略竞争日益加剧,可能会推动中国寻求深化与中东和北非地区伙伴的政治关系。”
今年1月,海合会秘书长及成员国外长集中访华
“乌克兰战争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机会,利用拜登外交政策团队对欧洲事态发展的关注,推进其在该地区的目标。”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阿哈玛·西迪卡(Arhama Siddiqa)认为,乌克兰局势紧张之际,中国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继续关注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
不过,卡拉布雷斯同样提到,中方可能会谨慎对待任何经济提议。
文章提到,虽然存在这样的机会,但大多数中国企业在中东都有着非常特定的议程。
比如欧洲经济学智库布鲁盖尔(Bruegel)高级研究员阿莉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o)称,“中国正在寻找特定需求,例如电动汽车电池、天然气和石油,或稀土等金属相关投资。”“中国试图保护自己的资源。”
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中国研究员奥斯丁·斯特兰奇(Austin Strange)提醒称,中国在中东的需求需要放在更广泛的战略发展背景下去看待。
“中东似乎对提升中国的全球军事存在更为重要......此外,中国与几个中东国家保持着长期的外交和经济联系,该地区的原油出口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仍然至关重要。”斯特兰奇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曾表示,海湾国家与中国互动的背后蕴含着中美博弈、自身经济转型等多种因素;相较于美国单纯的政治施压,对华合作能在经济等领域给海合会国家带来更多长远利益,“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都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