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3月1日晚发表了他就职以来首份国情咨文。他一开始就用极其煽情的语言向议员们讲述乌克兰危机,把眼前这场有着复杂历史经纬的局部冲突定义为“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他用强烈的措辞谴责俄罗斯,并强调了对俄施加的全方位制裁,以及西方世界的团结。很多媒体注意到,在这场一个多小时的演说中,这是唯一获得两党共同掌声的地方。
在演说中,拜登总统把乌克兰人民形容为对抗俄罗斯的“力量之墙”,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冷战中著名的柏林墙,以至于不得不怀疑,华盛顿是希望让乌克兰成为那道高墙吗?这样的讲述听上去充满感染力,很符合美西方受众的口味,特别是面对美国国会议员的时候。但这种引导不仅经不起推敲,而且对解决当前的危机毫无益处,甚至十分危险,它将世界拖向另一场冷战甚至大规模热战的苗头值得高度警惕。这也清晰展示了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华盛顿视角:多元世界被简化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决,而华盛顿越是表现出一定要大获全胜的决心,对问题的解决就越是不利。因为它很可能意味着,只要华盛顿“不满意”,无论联合国和其他各方如何努力,这场冲突都难以走向软着陆。然而将一个1700多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的俄罗斯逼成“世界孤岛”,这是不可想象的,美国也不可能做到。如果华盛顿坚持要往这个方向强劲发力,将实质性加剧世界的分裂与对立。国情咨文原本是美国总统向国会汇报工作成绩和施政计划的说明,而为了获得议员们的支持,这样的演说往往又有很强的表演性,这导致了它在特殊历史时期更容易产生加剧冲突的客观效果。比如“门罗主义”就是在一份极有煽动性的国情咨文中产生的,而里根总统也曾在其国情咨文中阐述“邪恶苏维埃帝国”的政策主张。如今乌克兰危机牵动全球格局,它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国际格局转换的分水岭,现在仍有高度不确定性,3月1日的这份国情咨文则释放了令人不安的信息。有观点认为,在乌克兰危机之后,未来大国之间的夹缝地带可能会成为出现局部冲突的“高危地区”。如果每一次的大国摩擦最终都变成彻底的意识形态对决,对结果的预期都是“战胜对方”甚至“你死我活”,那么世界将不会安宁。华盛顿宣称“与乌克兰人民站在一起”,如果这是他们的真心话,就请不要试图将俄乌冲突演绎为“自由”与“专制”的生死之战,不要以火上浇油的方式将一场地区冲突演变为“我们”与“他们”的终极博弈,更不要将乌克兰变成分割东西方的那道墙。乌克兰本应该是欧亚大陆上的一座桥梁,乌克兰人民不应该是华盛顿意识形态和军事扩张的牺牲品。不过,占这份国情咨文最大篇幅的内容,还是经济民生话题,如疫情和通货膨胀等。在这方面,全世界的人心都是相通的、诉求也是共同的。虽然当今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还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希望,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强国,都能本着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为促进和平与发展相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驰。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华盛顿莫在乌克兰打造“新柏林墙”
了解《环球时报》的三观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ID:hqsb)
上一篇:俄罗斯,为什么是世界强国
下一篇:乌克兰东部将有大规模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