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周祯祥_乌克兰战事与罗素的战争观
runsly
03-15 12:00
0

 

作者简历

周祯祥,中国人民大学逻辑学硕士,1995-2001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2001-2013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原政行学院)教授,逻辑学博士生导师,2013-2017 华南师范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已退休。研究员,教授,逻辑学博士生导师。

原题事实、价值与罗素的战争观——写在俄乌交战之际 

作者:周祯祥

 

俄乌交战简直就是一个连续的启蒙教育课程,让很多人学到以前很难学到、也很难体会到的东西。例如奇葩特异的新式武器,冗长繁琐的战争规条,光怪陆离的地理地缘、形形色色的族群纠葛等等。但有个东西的出现却颇让我感到意外,这仗打到一个星期之后,抽象思辨的逻辑与哲学,也不经意地加进到这场战争中,也来为这场战争凑热闹了。哲学和逻辑这样一些被很多人认为不着边际空而论道的东西,也以视频的方式蹦出来了。

一篇很有味道的三类判断的中文视频,呈现给了关心这场战争的中文观众。它让我们去思考何为事实判断?何为价值判断?何为逻辑判断?战争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学,战争贩子固然可憎,但如果没有它的疯狂,何以有这样的知识盛宴?连不食人间烟火的逻辑和哲学,也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三类判断视频起点:

事实判断:价值判断: 我这大半辈子的光阴,可说都打发给了逻辑和哲学。这个有关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逻辑判断的视频,也就在我的心灵中挥之不去,总要在文字,这个人类最了不起的创造中留下些痕迹,于是就有了这个随感七。中国文化当然了不起,但要说到近现代观念,几乎全都要在欧洲那个西土去找它的根源。法国的启蒙三剑客开启了启蒙时代,但法国的启蒙三剑客只是近代知识进程中的中间站,它的源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欧洲西端的岛国英国。而英国人好像很低调,又把它的源头归结到欧洲东端的古希腊。我们不扯古希腊那么远,只谈英国这个更为近代的源头。三个英国人,从霍布斯到休谟,再从休谟到罗素。 一、三个英国人可以说是事实、价值判断区分的一种源头1.霍布斯的契约观念联结着“必须”、“应当”或者“应该”英国有个哲学家霍布斯(1588-1679),在那个年代活到了91岁,十分难得的寿命,他的观念也有点意思。他在其巨著《利维坦》中,给出了三个自然律,我简单摘录这三个自然律的最短表述如下。霍布斯三条自然律(参见《利维坦》第一部第十四,十五章,该书第85-100页)第一个自然律:寻求和平,信守和平。第二个自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个自然律导致权利的相互转移,也就是权利的互为让渡。这个让渡和转移,如霍布斯所说,就是表现为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更高层次的话,国与国之间的契约。而所谓契约,就是对于定约各方的一个约束,于是就产生第三自然律。第三自然律:人们必须遵守契约,否则契约是无用的。这里的必须,和另一个表达义务的语词是同义词,那就是“应该”。“必须”似乎比“应该”的语气更强,但它们都表达了结约各方,一定都有履行契约的义务。而所谓义务,这个义务的含义也和对该语词的理解相关。什么是义务?遵守了规则契约,那就是履行了义务。义务者,正义的行为也。所以,义务也就是应当遵守契约,或者应该遵守契约。更为强化的一种义务表述那就是:必须遵守契约。这个应当、应该或者必须,就是所谓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所在,霍布斯没有体察到这种区别。但是,霍布斯去世后30多年,英国苏格兰哲学家休谟诞生了。

霍布斯(1588-1679) 2.休谟区分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休谟写过一本《人性论》,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可是突然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者“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是不知不觉的,却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须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来加以说明。不过作者们通常不是这样谨慎从事,所以我倒想向读者们提议要留神提防:而且我相信,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并使我们看到,恶和德的区别不是单单建立在对象的关系上,也不是被理性所查知的。(休谟《人性论》第三卷第一章第一节) 

休谟(1711-1776)休谟的这段话,哲学界通常称之为从“是”,是否可以导出“应该”的休谟问题。即上述休谟所说: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也就是从旧关系的“是”关系能否推出新关系的“应该“关系。这样的两个关系,是关系和应该关系,一般看作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区分的起源。当然,如果再在叩问上认真一点,休谟的这个观念,其实只是经验论哲学探讨这个问题的看法。与经验论哲学同在的还有一个唯理论哲学,它也关注过应该、应当和必须这类有关义务的语词。但经验论哲学的休谟观点,我还没有说完。休谟之后的19世纪,在英国又出来一个大哲学家罗素。他关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分,有一个更为清晰透彻的表述。 3.罗素的伦理句与陈述句罗素(1872-1970)  罗素在《宗教和科学》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直白地导出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别: 把伦理句和陈述句作一比较,这个问题也许会更清楚一些。假如我说“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佛教徒”,那么举出一个中国人是基督徒就能把我驳倒。假如我说“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佛教徒”,那么任何来自中国的证据不能把我驳倒,除非是证明我不相信我所说的话,因为我在断言的只是我自己精神状态的某种事情。(罗素《宗教和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第126页) 罗素这里的伦理句,就是所谓价值判断,而陈述句,就是所谓事实判断。欧洲的哲学家,经验论的哲学家通常用事实和价值来对判断予以分类。还有一类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特别是唯理论的哲学家和现代逻辑学家,则把这类表达主体断定的加副词模式,称之为模态判断。“应该、必须“这类语词,被称作模态中的道义模态。而“相信、怀疑、知道、认为“等等表达心理状态的语词,称之为认知模态。它们分别构成了模态逻辑中的道义逻辑和认知逻辑,成为现代模态逻辑中的两个支脉。而最为基本的模态逻辑,即所谓哲学模态逻辑,讨论的是必然、可能之间的关系,必然和可能就成为这类模态逻辑的基本范畴。经验论的事实与价值之分自然是更为亲民,我们且按照这种事实与价值之分的两类判断含义,来试探性地探讨一下俄乌之战的是是非非。显然,这里的是是非非,用在评价事实判断之中,那就是真实与虚假之分。用在评价价值判断之中,那就无所谓真假,而是正确与错误之分了。关于逻辑与哲学的事实与价值观念就先说这么多,观念这东西,总是和实在有那么一点奇妙的对应。这个世界也就这么巧,2022年2月24日发生的一场特别行动,这是战争更文明一点的称呼,一场俄乌之战在当日凌晨,北京时间上午11点左右,在欧洲上空打响了。关于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借助这个战争实在,大概可以有更为清晰一点的理解。 二、俄乌交战中的事实和价值种种战争是交战各方的实力博弈和舆论博弈,如今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事态好像不是在缓和,而是在僵持不下。这僵持不下的局面,我们关于战争的事实,就不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是对于同样战事,完全不同的事实报道了。于是,我们从媒体上所见到的战事报道就常常是:一方报道的事实,另一方看作是谎言。同时,交战各方的媒体,不但会时时推出有利于己方的战事报道,而且会想象和虚构各种利己损敌的谣言和传闻,以威慑动摇敌方的意志和决心,以争取媒体受众的舆论支持。仗打了这么久,各种报道因为如今互联网的全球性,并且信息几乎是即时的传播,战事报道数量也就惊人,受众群体数量也很惊人。我仅以开战第一天的报道为例,材料大都取自新三届网页的文字,信不信?该信哪一方报道的问题,那是价值观念决定的事,留在价值部分再说。 1.俄乌战争中的战事报道:是真还是假?挺俄方媒体的战事报道: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战事简直就是一部浪漫史诗:俄军开战不到两个小时,也就是2月24日北京时间中午1点,俄军已经摧毁乌克兰的海军、空军力量。俄军在敖德萨登陆,在基辅空降。开战7个小时后(2月24日下午6点左右),俄军已经进入基辅市区。俄军所向披靡,T90坦克车进展速度比法拉利赛车还要快,仅用数个小时,俄罗斯就全面占领乌克兰。俄军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普京也被封神。网上还引申出一波对于未来事实的推测:认为中国武统台湾、收复藏南根本不在话下,微博上有个关于统一台湾的段子:“早上出兵,中午结束战斗,下午核酸检测发身份证,晚上与大陆同胞一起看新闻联播,第二天一大早唱《义勇军进行曲》、升五星红旗。”挺乌方媒体的战事报道:俄罗斯只是远程袭击了敖德萨,并没有在敖德萨登陆,乌克兰海军基地受到袭击,但是并未全军覆没。乌克兰空军共约3.6万余人,至少225架战机,是欧洲第七大空军力量,在没有大规模升空作战,或地毯式轰炸的情况下,俄罗斯不可能将其全歼。事实情况是,乌克兰空军主力尚存,自称第一天击落7架俄罗斯战机,俄罗斯也承认有一架坠毁。俄罗斯距离基辅最近的部队,即从白俄罗斯境内进攻乌克兰的部队,仍然在白乌边境切尔诺贝利与乌克兰激战。基辅市内晚间仍然灯火通明,并没有被俄军占领。 24日晚电视直播中的基辅,夜间依旧灯火通明 俄罗斯第一天的进攻仍是“有限战争”,共发射了约 100 枚导弹,出动75架战斗机,俄罗斯地面军队有所推进,但是主力仍旧在乌克兰边境地区;俄罗斯空军正在试图占领基辅附近的货运机场,开辟空中航线。乌克兰的军事设施虽然遭受打击,但是主力尚存。

俄罗斯第一天战事的占领乌克兰情况地图从图中可知,白色覆盖的乌克兰大片领土并没有被俄军占领。战事报道的真实与虚假,如何才能明辨呢?这可不是个简单问题。一个常识的说法似乎是,不是局内人,哪能知真情?好像只有局内人才有资格就战事发表意见。但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这一切,数据分析成为掌控民众的有力武器,但数据分析也成为媒体受众接受某个信息和排斥某个信息的有力工具。而且,中国文化中的一句格言,也为一般受众辨明真假给予了支持。古谚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又有一句有名的诗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真不一定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而是公道自在人心,正义常常会迟到,但不会从这个世界消失。这里的所谓正义或者公道,就是人们心中所具有的价值观念。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同样对象的不同认知。无论上述战事报道是真还是假,媒体受众面对的是同样的俄乌交战。这个更为概括性的语词所指称的东西,虽然观念各不相同,但这个俄乌交战,却是一个不同受众共同认可的存在。没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存在背景,一切有关这场战争的传言岂非只是一个编造的故事?大概不会有人否认这样一场战争的存在吧,若如此,存在和客观,就全都成为历史虚无,不过是超越飘浮的语词、概念或者观念而已。还是闲言少述,书归正传,我们从事实的报道,也就是事实判断转向另一种判断形式:价值判断。 2.俄乌交战中的价值种种:你如何站队,这是价值问题我们对上述战事报道,无论你是接受挺俄派的战事报道,还是接受挺乌派的战事报道,这个接受某个战事报道所形成的判断,就是价值判断。它的一般表达形式就是在这样的战事语句前面置以:我认为,相信、断定、应该是这样的语词。这样的前置语,往往表述的就是一个价值判断。某个人认同俄方陈述的事实,自然就否认另一方陈述的事实。由此就可知,我们经常使用的“事实”这个语词,用在科学上,是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础。用在法律上,是法官严格执法的依据。但用在人文政治领域,事实似乎就漂浮在人群的价值之上,成为因价值而可以选择的东西。这是这个世界的不幸?还是这个世界的精彩?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生之问也。联合国的那一次就俄乌之战在3月4日举行的投票,那个投票结果,就是价值选择的结果。许多哲学家,例如康德,皮尔斯等等,都喜欢把研究客体一分为三。联合国投票分为三类:赞成、反对和弃权,说明一分为三不仅哲学家喜欢,很多领域都是这个一分为三。三种投票类别,反映的其实是作为国家代表的价值观。

三月的这一天,96个提案国的提案,有141个赞成票,35个弃权票,5个反对票。这四个数字从联合国投票层面,反映出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关注可以是个人层面的,小到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认识,大到宏大叙事的国家层面,甚至世界层面,都会呈现出这个世界的各种价值,也在彰显这个世界最可能有的普世价值。信息技术给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政治参与。只要我们有相对充分的各方信息,不是局限在单边偏执的信息渠道,不是井底之蛙,只看到头顶上的那片天空,这种参与应该可以促进社会的福利和进步。 三、罗素的战争观1.罗素、他的书、他的先辈因为这个事实和价值的区分,在罗素那里可以找到论述,这篇有关逻辑与哲学的战争随感,好像应该说说罗素的战争观。这里的战争观,也就是罗素关于战争的价值观。罗素因他和另一位也很有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合作撰写了《数学原理》一书,而成为现代逻辑的奠基人之一。尽管有数学家流行的一段佳话说:世界上只有两个人曾经将这套三卷本的书读完,但《数学原理》一书将永远成为刻苦工作和卓越见地的纪念碑。(参见丹尼克《数科学的语言》第81页)

罗素和怀特海巨著《数学原理》 罗素是逻辑学家,后来他又写了不少哲学著作,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哲学家。但他是一位天才,一生都不懈折腾,在散文,国际政治,教育,宗教、公共事务诸领域皆有建树。这个俄乌交战涉及到战争,罗素一生几乎都是反战,他是战争的天然敌人,值得在这里对他的战争观及其相应行为做点描述。罗素是英国的官n代,其祖父约翰.罗素1846年开始任两届英国首相。英国航海家库克发现新西兰岛后,新西兰最早的首都就是以罗素命名,现在称为罗素镇,一个美丽的新西兰北岛的海岛小镇。

罗素小镇中的博物馆 罗素写完《数学原理》一书,1913年最后一卷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战了。罗素的《数学原理》,衍生出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而在《数学原理》中给出的一阶逻辑系统,则是现代逻辑的经典系统。1930年代,哥德尔那篇可看做开启计算机时代的论文《论数学原理及相关系统的形式上不可判定命题》,其中的数学原理逻辑系统,即是以上指出的一阶逻辑系统。罗素的故事实在太多,我们还是回到他的战争价值观上来。 2.不随众恶和反对核战一战期间,罗素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反对战争,反对英国参战。罗素不仅撰写反战文章,发表反战演说,同时还积极参加反战组织不应征联谊会的反战活动。由此而丢掉牛津大学三一学院的饭碗,最后被英国政府在1918年关进监狱。不过,这位文字天才停不下他的笔,在狱中写下另一本经典名著《数理哲学导论》,相当于其《数学原理》的通俗本。他关于战争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不随众恶。这是罗素在其自传中,回忆他的祖母时提及到的,罗素在描述祖母时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意识到祖母在塑造其人生观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她的无所畏惧,她的公益精神,她对习俗的蔑视以及她不盲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似乎一直对我有所助益,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值得我去效仿。他送给我一本《圣经》,在扉页上题写了她最喜欢的经文,其中的一句是:“你不可随众人去行恶事”。正是她对这条经文的强调,引导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从不害怕自己属于少数。(参见罗素《罗素自传》第一卷第13页) 二战中,罗素的反战立场有了变化,他从对一切战争的排斥,转换成支持部分战争,即反侵略反纳粹的战争。到罗素的晚年,他进一步地延续了他早年的反战立场,更加积极地参与了全世界的反战活动。特别是自冷战升级的20世纪50年代起,罗素不仅发声,还开展系列的社会活动来避免核战争危机的产生。罗素《罗素自传》中的文字片断,记录了罗素的这些活动和声音。以下仅摘录罗素1955年组织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召集人:罗素伯爵地点:伦敦威斯特敏斯特卡克斯顿会馆时间:1955年7月9日星期六在这场记者招待会上,罗素提请来宾注意,这个招待会的目的是要引起你们,并通过你们引起世人,对一份由与核战争有密切关系的领域中八位最著名科学家签名的、关于核战争必然会带来危机的关注,并因此,避免战争就具有绝对必要性的关注。这种必要性,体现在罗素起草的一份声明之中。接着,罗素在招待会上宣读了这份声明摘要,我照录《罗素自传》刊载的这份声明简短摘要如下。 所附的这份由世界各地一些最著名的科学权威所签署的声明论述的是核战争的危机。它使人明白,无论哪一方都不可能希望在这样的战争中取得胜利,而人类确确实实有被来自放射性云的尘埃和雨灭绝的危险。它暗示,无论是世界各国的政府还是公众,对这种危险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它指出,协议禁止核武器,虽然可能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但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尽管先前有相反的协议,这种武器在大战中仍必定会被制造和使用。人类的唯一希望是避免战争。提倡可以使这种避免成为可能的那种思维方式,乃是本声明的目的。第一步行动是我和爱因斯坦合作的结果。爱因斯坦的签名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星期寄出的。他逝世后,我同东西方的一些科学家进行了联系,因为政治上的分歧不应影响科学家们对可能发生事情进行评估,但是我所联系的那些科学家中有些迄今仍未回复。我正在使世界上所有大国的政府注意这些签名者所发出的警告,并热切希望他们会同意让它们的国民生存下去。(参见罗素《罗素自传》第136页) 1955年的这个声明,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罗素宣言。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反核战呼吁,一直贯穿到罗素晚年的整个生涯。1961年,罗素以近90岁的高龄,参加反核战示威游行。 

罗素(中)以89岁高龄参加反核战示威,1961年历史,仿佛在曲折行进中又来了一次循环。俄乌交战走到今天,胜负未决,但核战争的阴云似乎穿越半个多世纪,又飘浮在欧洲和全球的上空。科技进步了,地球变小了,但战争的叫嚣似乎依然还挥之不去,人类似乎还滞留在凭拳头和实力的丛林时代。阴谋论,独断论、实用论似乎是舆论世界的主流,不应随众从恶只不过是善良的愿望而已。不过,罗素的和平呼吁总归还是人类良知曾经有过的历史,这样呼吁的历史不会终结,这个世界终归有良知在,正义在和公道在。2022/03/12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苏东风云

马雅:“不随众恶”,

罗素的反战与拒绝认同苏俄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危机:

灾难源自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

谢悦:俄乌战争一声炮响,

给我送来了30年前的回忆

王明远:乌克兰战争喧嚣背后的真相

牛军:中国外交可以从2014年

克里米亚危机中学到些什么?

王明远:感受俄罗斯经济的衰落

蒋国辉:90年代乌克兰货币贬值狂潮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王康: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启示

陈鸿仪:笔友安娜与同事安娜,

苏联易帜后的实证观察

李南央:我的俄罗斯梦及其梦醒时分

金雁:99%的人都没有经受住人性考验

令人震惊的前苏联70年腐败史!

郑异凡:苏联共产党历史上“告密文化”

沈志华:斯大林如何掉进"修昔底德陷阱"

沈志华:斯大林模式的症结与终结

高放:斯大林怎样破坏党内民主

1922:苏俄知识精英被逐出国门

索尔仁尼琴四十年前的哈佛演讲布哈林如何沦为阶下囚斯大林女儿叛逃美国的隐情徐焰:赫鲁晓夫对华援助最多质量最高中国曾为"准北约成员国",联手美欧遏制北极熊全球扩张杨奎松:60年前的“中国道路”苏联歌曲合集 带你回到记忆中的岁月儿童宣传画,你记得多少苏联红色遗产?王骥:破冰苏联,拳击台上无兄弟俄媒笔下的中苏铁列克提冲突欧阳新:特科传奇英雄,苏联肃反罹难者成小秦:潜伏者王敦瑛,克格勃情报员十二月党人妻子:风雪中那美丽的坚守张国男:我陪江青赴苏联治病红二代在苏联 遗落在异域的年少青春李培禹:俄罗斯纪行刘建生:俄罗斯阅兵及他们的四个总统辛明华:莫斯科之恋刘建生:在莫斯科玩街拍儿童宣传画,你还记得多少苏联红色遗产?苏联歌曲合集 带你回到记忆中的岁月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长摁二维码加盟新三界我们不想与你失联备份新三届3余轩编辑、子夜审校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经历  上山下乡当兵岁月  青工光阴  高考之路校园回望  浪漫故事  菁英人物职业生涯  学术履迹  家国春秋……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和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com☟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大鼓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到会祝贺 汪洋作政协常委...
1.35万亿元!中国烟草创下利... 1.35万亿!虽然处在疫情之年,但是中国烟草还是在2021年刷新了税利纪录。3月6日,2021年烟草...
理想汽车:2021年第四季度净... 2021年第四季度的车辆毛利率2为22.3%,而2020年第四季度为17.1%,2021年第三季度为...
新泰天气预报03月04日 新泰天气预报30天 今日天气:新泰市,晴,0℃~18℃,西风1级,当前温度8℃。 2022年03...
考验践行良法善治的知识产权“维... 某CMS发函广大网站主侵权,并要求高额付费的事情,近期闹得沸沸扬扬。被大家诟病的是其一直对外宣传免...
一周国内本土确诊553例,涉3...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新冠疫情情况梳理发现,2月25日至3月3日,31个省市(含兵团...
最大12级!华北大部出现7级以... 截至4日下午14时,内蒙古中东部、北京、天津、陕西、河北西部、山东、辽宁西部等地出现7-8级以上大风...
最晚不会晚于2025年,中国一... 据中国新闻网微博3月3日消息,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接受采访表示,中国距...
胡锡进:军费占GDP的比例太低... 今年中国国防预算增长7.1%,高于去年的6.8%,另外明显高于今年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