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奥密克戎”长这样!
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团队成功分离出奥密克戎毒株
“奥密克戎”长这样!
免疫荧光图像检测新型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的NP蛋白24小时感染组。 图据《南方都市报》
南非11月9日首次从病例样本中 检 测 到 新 冠 病 毒 变 异 株B.1.1.529,同月24日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这一发现。世卫组织11月26日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毒株。此后,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该毒株。截至12月1日,韩国报告5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日本发现第二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加纳、尼日利亚、爱尔兰均报告首次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该毒株问世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开启“一级戒备”,美、英等国第一时间向相关地区发布旅行禁令,以色列、日本甚至进入“封国”状态,全面禁止外国游客入境。
当下,全球正密切关注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各种新动态。11月30日,香港大学介绍,该校微生物学系研究团队29日成功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据悉,这是亚洲首个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和培养奥密克戎毒株,引发各界关注。12月1日,该项研究的负责人、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在记者会上表示,获得奥密克戎毒株,是研发针对该变异株灭活疫苗的第一步,“目前我们已与内地相关疫苗公司分享成果,协助新冠疫苗的后续研发。”
病毒标本从哪里来?
取自一例输入病例
袁国勇在会上介绍,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从一例输入病例中获得病毒标本,该病毒株的分离和培养,都是在香港大学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 laboratory)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他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警告,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有令全球感染率大增的风险,他们也一直非常关注。研究团队在11月25日获知有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输入病例流入香港之后,第一时间开展研究。几日后,研究团队发现患者细胞腺出现病变,而且这一病变在次日更加明显。11月29日,研究团队在病例分泌物中成功分离并培养出奥密克戎毒株。
袁国勇表示,后续研究团队将对该病毒株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与培养,以得到更大量的毒株用于后续实验。培养出来的病毒将用于动物模型,以评估其传播性、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团队也在积极探讨合作开发和生产灭活全病毒疫苗的各种可能。更多研究数据,需要1-2周后发布。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2月1日公布,香港新增1例带有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输入病例,暂时未发现相关确诊病例。香港至今已发现4例涉及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输入病例,其中两例与南非相关,两例与尼日利亚相关。
成功分离和培养奥密克戎毒株
有何意义?
那么,该团队成功分离和培养奥密克戎毒株有何意义?对此,袁国勇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指出,缺乏奥密克戎毒株,就无法研发出针对该病毒的灭活疫苗,也无法验证疫苗有效性。“获得奥密克戎毒株,是研发针对该变异株灭活疫苗的重要一步。”他透露,目前该团队已与内地相关疫苗公司分享成果,协助新冠疫苗的后续研发。
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是否有效?袁国勇认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失效。“新冠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具有重要意义,应尽快接种,且最好接种三针,以获得更好的防疫效果。”
焦点关注
新毒株感染症状较轻?
多名医学专家:待观察
南非多名医学专家近日表示,临床观察发现,感染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通常症状较轻,几乎没有重症出现。但他们同时也强调,关于该毒株的特性还有待观察,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在南非近期病例数飙升的豪滕省经营诊所的资深医生乌本·皮莱说,最近前来就诊的新冠患者数量虽然明显增加,但症状普遍较轻。他介绍说,多数患者都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比如干咳、发烧、肢体疼痛等,但住院病例并没有大幅增加。
南非医学协会会长安赫莉克·库切说,一线医生们普遍反映,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通常症状较轻,后续情况仍有待观察。
美国传染病专家埃里克·费格尔·丁认为,南非“疫情中心”豪登省因疫情导致的每周新增住院人数在两周时间内由136人飙升到647人,根据这一指标,不能低估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的病情严重程度。
那么,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速度究竟有多快?对此,南非流行病应对与创新中心主任图里奥·德·奥利维拉称,奥密克戎毒株似乎传播得非常快,两周时间即在南非成了流行毒株,其中该国疫情最严重的豪登省90%的病例均感染该毒株。根据南非传染病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从11月23日至11月30日,该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从868人迅速上涨到4373人,增长了4倍。传染病专家威兰德根据现有数据计算称,相比原始新冠毒株,奥密克戎的传染性高出5倍,而“德尔塔”仅高出70%。
最新动态
荷兰发现更早奥密克戎病例
其中一人无境外旅行史
荷兰防疫部门11月30日说,11月19日和23日从两名患者身上采集的样本被确认含有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其中一人近期没有出过国。
荷兰之前首次报告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的时间为11月26日。最新发现表明,这种新毒株出现在欧洲的时间比先前认为的更早,传播链也有待进一步查明。
11月26日从南非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分别飞抵荷兰的航班上,共数十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中14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荷兰当局当时以为这是本国首批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然而,荷兰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11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19日和23日从两名荷兰患者采集的样本检测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据荷兰广播节目公司报道,其中一人到过南非;另据法新社报道,另一名患者近期没有境外旅行史。
除了上述荷兰病例,据美联社报道,比利时发现一名可能更早的病例。这名患者11月11日从埃及返回比利时,但直到同月22日才出现轻微感染症状。
奥密克戎毒株首先由南非研究人员发现,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种高度变异的毒株起源于何时何地、已经传播的确切范围和时长。美联社解读,欧洲较早病例的发现或许有助厘清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时间线”。
南非报告发现奥密克戎毒株以来,多国针对南非及其周边国家实施国际旅行限制,并不断扩大名单。世卫组织11月30日警告,“地毯式”旅行禁令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加重相关国家及其民众负担,最终导致这些国家不愿分享“不断进化的病毒”相关数据。
除了起源与确切传播范围,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和致重症率是否更高、现有疫苗可否有效抵挡等问题,也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有美国专家认为,要掌握更多有关奥密克戎毒株的情况,还需数周时间。
目前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报检测到奥密克戎毒株,几乎涵盖各大洲,病例总数超过200例。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可能“迅速变化”。
巴西11月30日通报,两名从南非旅行归来的人员同月25日检测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成为拉丁美洲地区最先发现的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传播范围扩大之际,美国制药企业莫德纳、强生和辉瑞公司分别披露,已经着手研发针对这一新毒株的疫苗。
综合《南方都市报》、南方网、新华社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