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观众在搜寻关于返还型重疾险比较的解答,今天计编为大家网罗9条解答来给大家详细解答! 有79%大神认为返还型重疾险比较(返还型重疾险)值得一读!
9条解答1.根据2006年保监会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规定:医疗保险产品和疾病保险产品不得包含生存给付责任,即不允许有生存返还的重疾险,现在市场上重大疾病主险有两种:定期重大疾病保险纯消费型,满期不返还,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保障终身,重大疾病或者身故才给付,同样没有生存返还。
2.现在市场上所谓的返还型的重大疾病保险是把返还型的寿险即两全保险和消费型的定期重疾险打包整体出售,同样有到期没病返本的功能。
3.而平安现在在市场上是没有以主险形式投保的重大疾病保险,只能在购买了主险寿险的情况下附加一个重大疾病保险。
1.首先要弄清楚重大疾病保险的种类,重疾险的保障期间一般分为定期和终身,险种类型分为消费型的和返还型。返还型的不一定好很多保险公司推出的返还型保险都卖的比较好,也是抓住了投保人的一个心理:有钱治病,没钱返本。
2.乍一听,多好呀,不仅能提供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保障,到最后退回所交的保费,相当于没投入就能享受一定的保障。
3.真的是这样吗?
4.市面上绝大多数返还型的重疾险都是定期的,一少部分有返还型的终身重疾险。对比市面上返还型定期重疾险,大多数产品所交的保费要比纯消费型的保险高很多。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通货膨胀率,试想几十年前的一万元跟现在的一万元是有很大区别的,保险公司不是慈善组织,所有的产品都经过精算原理测算过,选择返还型的人往往忽略了现金的时间价值。
5.所以返还型的保险不一定比消费型的保险划算,甚至还不如拿多交的保费去完善其他的保障或者是进行其他的理财。
6.但是如果非要选择一款可以返还的产品,建议购买终身型的。购买终身的产品,到一定时期拿到返还所交的保费后,还享有终身的保障。这类产品往往是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让利给消费者的。重疾险怎么买才好?
7.购买重疾险首先要结合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基础,经济收入的高低决定了所交保费的多少,也就决定了保额高低,购买保险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8.投保过高,可能会导致后期缴纳不上保费从而影响了保单效力;投保过低,会导致保障力度不够。如果是经济能力还可以,建议购买终身的重疾险,保障更全面,如果是经济条件不足,建议可暂时先购买定期型的重疾险。
9.针对性的购买重疾险。很多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的人群推出了特殊的重疾险,比如涵盖少儿重大疾病的重疾险,针对女性特种疾病的重疾险,像某公司热卖的一款重疾险,就涵盖了特定的重大疾病,罹患了这些特定的重疾,可获得双倍基本保险金的赔付。
重疾险,越早投保越好。年龄过大,不仅所交的保费会更多,而且保险公司的审核会更严格,可能因为小小的问题,保险公司就会拒保。
1.楼主您好,这个没有合算与否的,只有适合与否而已,比方消费型500块钱保10万、返还型要5000块保10万,对比起来就是看风险的出现与否才能计算合算与否了;如果10年都没有重大疾病产生的话那么当然返还型要好了,毕竟没损失本金;但是如果第二年发生重大疾病的话那就是消费型好了,毕竟才1000元保费赔付10万了,但是返还型要1万元赔付10万,那么返还型就不划算了;所以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保险计划就行了,风险不是我们能控制和计算的,创业期可以选择消费型;成熟期可以考虑养老返还型;不过只要经济允许,早日做好适当的保险计划是最好的。
1.您说的三种重大疾病险各有各自的优势,对于当前收入水平相对低一些的家庭而言,建议购买定期险,就当是定期存款,而且还有保险的作用;对于身体条件相对差点,工作条件艰苦点的人士,建议购买消费型,因为投保金额低,但是保费很高;对于想给孩子留些钱的,建议购买终身险,能够既保疾病,又留资产。
目前,市场上重疾险的大致可分为消费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两类。其中返还型重疾险深受大家欢迎和青睐。在购买返还型重疾险时一定要注意保险公司的背景情况和历史水平。实力强大历史悠久的保险公司口碑会比较好,所提供的保险服务也会相对地道和贴心。特别是给自己买重疾险产品时,选择可靠的招商信诺保险公司很重要。
1.消费型重疾险就是只用来防范重疾风险,不带有储蓄和返还功能,保费只有在发生理赔时有价值体现。如果没有发生理赔,保费就没有得到利用。返还型重疾险则具有储蓄和返还的功能,即使保障期限内未发生理赔事件,保费也可以返还。下面是二者的详细比较。从保费上看在保费方面,消费型重疾险要比返还型便宜很多,一般会便宜50 左右,具体视不同年龄、不同产品而定,一般来说,相同的保额,如果买消费型重疾险,保障额度会更高。
2.从保障范围上看消费型重疾险保障内容相对比较少,一般是只有重大疾病保障,返还型重疾险则可保障重疾、轻症等,部分产品还附加了一些医疗健康服务。
3.从保障期限上看消费型重疾险保障期限更加灵活,如掌心保的成人定期重疾险,保障期限为1年,此外也有5年、10年等等不同期限的产品,而返还型重疾险的保障期限选择相对少一些。
4.最后,如果更看重保障的全面性,注重保费返还功能,保费预算比较充足的小伙伴,可以选择返还型重疾险。消费型重疾险更适合保险预算比较少,保险意识高的小伙伴,同时也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消费型重疾险的优势在于提供纯粹的保障,仅需支付低廉的保费,就可以购买高额的保障,尤其适合对保险需求有明确理解的人群,对于收入不太高的工薪阶层和刚工作的青年群体,消费型重疾险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1.尤其是过了40岁,身体素质开始下降,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的保费开始大幅提升,但是返还型重大疾病险的保费提高比例却相对不高。
2.因此,专家不提倡年龄超过35岁以后,还继续购买纯消费型的大病险。这个阶段,可以逐渐降低定期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的比例,同时增加在返还型重大病险上面的投入。就像“买房与租房”比较消费型保险好比租房子,物美价廉,但是所有权不属于自己,价格会每年作调整(往往是向上涨价,而很少会是向下跌价)。
3.实际上,保险更多是一种消费,用最少的保费买到最多的保障,花钱就是买个安心,然后用节省下来的钱,可以进行更高效的投资。
4.而返还型的保险,就好比是买房子,虽然每月的按揭费用比房租要贵,但是所有权归自己。从长远来看,自然会觉得投资买房是理性的选择,买了房子,满足了居住的需求,今后卖出,可能还会有一定的投资收益。
5.这点跟返还型保险比较像,特别是一些带有现金返还功能的保险,在有效的保险期限内,不仅能够获得保障,还可以兼具储蓄或投资的功能。
6.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返还型产品之所以能够实现保费返还,奥妙就在于其保费要大大高于纯消费类不带返还属性的重疾险。投保人可以这么理解:保险公司的返还型保险,其实就是问你收取了较高的保费后,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来购买纯消费型保险,剩下的资金用于投资,投资增值的部分便可弥补纯消费型保险的保费,还有多余的话,便成为保险公司的利润了。
所以,对于事业还处于上升期,自身还比较健朗的“80后”而言,花少量的钱买份重疾险,以防不测就足矣。
1.返还型重疾险可以说是储蓄型保险,兼顾保障以及理财投资的功能。若被保者在保险合同的保障时间内没有出险,没有发生理赔,那么保险公司会依据一定的比例把客户所交的保费返还。
2.消费型重疾险若不发生大病保费岂不是白交了吃亏了?
3.这样看来好像选择返还型更划算。其实不是这样的,两类重疾险在产品设计细节以及适用人群上差别比较大,保障方式也是不同的,保费也有很大的却区别。
4.保额相同,返还型重疾险的保费通常会比消费型重疾险的保费贵一半以上。返还型重疾险是有现金价值的,就算中途退保也能返还一定数额的保费;而消费型重疾险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因而,返还型和消费型是重疾的两种不同产品形态,各有优势和不足,投保时要依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就是最好最划算的。
理财是以钱赚钱,以钱为标的,而重疾险是以人的健康身体为标的,不能相比较的,看个人的经济情况而定。
1.返还型的重疾身故返还保额,消费型的保费不返还。假设30岁男,投保50万保额,消费型重疾,20年缴费,保至70周岁,每年缴费4550,保终身的消费型重疾每年缴费7650。
2.与返还型保终生的重疾保费12000相比,分别相差7450和4350,这些差额的钱假设用4 的收益计算,分期投入投20年后,再复利到80岁,收益有多少呢?
3.还是一样的先用年金终值系数再用复利终值系数计算。
4.得到的结果是定期消费型重疾比返还型所多缴的保费按4 收益能得到的终值是:719548。终身消费型重疾多缴的保费能得到的终值42013这个收益还需要减去所交的消费型的保费,因为这是我们为得到保障所付出的不能返还的成本,一共是分别结余约62万和26万,前者比返还型身故返还的保额多20 ,后者比保额少50 。
5.当然,这种投资收益只是一种假设,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在30岁到80岁期间这50年内,我们必须要保证在前20年强制的投入,然后在第21年到第80年这笔钱一直雷打不动的去进行无风险投资。
6.保证未来利率和国债收益不低于目前的水平。买定期的保70岁的消费型重疾,看上去是最划算的,可是也不是完美的,这种重疾也有弊端,消费型的保障相对来说比较窄,责任覆盖面比较少,保障的病种和形态比较少当然也有较全的,所以如果买的话一定要看清条款。
7.当然重疾并不是赔付越多越好,但是两次是至少要有的保障,这是为了预防第一次重疾发生后二次重疾发生概率高的风险,因为发生过重疾再想买重疾产品,不好意思,哪个都买不了。
8.70岁以后依然是重疾高发阶段,如果仅仅只购买了一种定期重疾,到了70岁后保障结束了想再去购买重疾险,已是不可能。
9.所以消费型重疾适用于和返还型重疾搭配升高保额降低保费,或者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经济不够宽裕的过渡期的一种保障。
10.返还型重疾的身故返可以作为一种遗产的传承,不管多少,对于没有太多理财方法和概念的人来说,存了比花了要好。